淺談「個人化學習」
(本文針對語言類學習)

科技發達的今天,「個人化」在成人學習的領域能發揮什麼樣的優勢,以達到何種效果?什麼樣的企業值得考慮導入?今天我們聊聊這些問題。

怎樣算是個人化?以 YouTube, Spotify 為例,每個使用者在平台上被推播到的內容皆不相同,在一定程度上是個人化的。你可以建立自己的清單、喜好的影片等等,觀看的紀錄也將幫助平台方更了解你感興趣的內容,並修正推播方向。

對於公司內部有導入 LMS (學習系統) 的 HR,或許曾觀察到同仁有這種反應:

 
「系統裡面的課程太多太雜,逛一逛不知該從何開始,於是很少再去瀏覽了」

可想而知,同仁的 engagement (投入度)大概不好看。
因此,除了課程的豐富程度以外,透過個人化的課程推播盡可能降低學習阻礙,幫助同仁快速找到可以充實自己的課程也是關鍵。

以過往經驗而言,企業有幾種土法煉鋼方式能夠達到類似個人化的訓練效果。第一是問卷和訪談 (但個體需求難以理解精準,HR 又需耗時),第二是 on job training (但幾乎只針對產業及工作 know-how,少有個人發展及軟實力的培養)。

我認為對於忙碌、時間零碎的上班族,好的「個人化」學習應滿足下述條件:

1.隨時隨地進行學習
2.手機可上課
3.自控學習步調
4.依據個人程度、需求調整課程主軸

 
個人化學習的優勢為何?
 
簡白地說,在於學習行為由「老師驅動」變成「學員驅動」。以團體實體課而言,老師台上教什麼,學員就聽什麼。而個人化則相反,學員依據自己的學習需求、有興趣的主題,由學習平台的 AI 技術進行課程推播。由於學習行為與內容是依據學員的安排所設計,因此學習動力較高,記得住的知識點也較多。

什麼樣的企業值得導入個人化學習?

我認為大致可分為兩種。
第一種是欲針對中高階的主管的「重點培訓」。主管們非常忙碌,時間更是瑣碎。其對於自己所欠缺的能力通常較有自覺,又有必須以身作則的壓力,因此偷懶的疑慮也較低。

第二種則是針對外派或其他特殊需求、需要在短時間內特訓的部門。雖說學習這回事沒有捷徑,然而密集的訓練當然還是能將水平較快提升,前提是學習效率的保證。在這種需求之下,個人化的學習能夠幫助企業更精準地達到培訓目標。